【好文分享讀感評】2013.09.05 放狗出來,台灣年輕人也會跳牆,兩岸最高學府名師陳嫦芬:
(引自:撰文/施禔盈出處/今周刊872
 )

(最近我們的數學老師印了這文章給我們看,讀後我非常有感觸,在此分享給各位,也打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很值得讓人省思。希望不管是誰路過的還是怎樣都能一看,多少會對你有些幫助也說不定。)

 

放狗出來,台灣年輕人也會跳牆
兩岸年輕人的競爭力到底差多大?北京清華大學20年來極少數被評價特優的師長陳嫦芬,目前在兩岸最高學府教書,對於兩邊實力有第一手觀察,她深深憂慮:台灣人才的培育已經來不及了。
陳嫦芬,曾任元大金控執行長暨總經理、瑞士銀行投資銀行集團亞太區副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荷蘭荷興霸菱證券集團亞太區董事……。國際金融圈的扎實訓練及投資銀行的完整資歷,讓她受邀至對岸一流學府北京清華大學任教。

陳嫦芬在北京清華經濟管理學院MBA開設「職場素養與領導力」課程,兩年的講授,她成為清華二十年來極少數被評價特優的師長。卓越成績在中國快速傳播,「北京清大的 陳 老師」名聲愈來愈響亮;然而,她其實比較想當「台大的 陳 老師」,於是向台大財金系毛遂自薦,返母校台大教書;現階段在兩岸最高學府同時任教,站在第一線接觸兩岸頂尖年輕人,她有哪些深刻體會?



面對台大的學生,我滿心著急;面對北京清大的學生,我則有一種「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滿足。兩樣情,有點悲哀。我是台南清貧家庭出身的孩子,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何嘗不希望這樣的感受能夠倒轉過來?但我還是要很坦白地說,台灣已被邊緣化,人才的培育來不及了。

在清華,我曾在課堂上發問,「沒有當過狀元的人請站起來。」結果,只有不到二○%的學生起立,村的也好、鄉的也罷!幾乎人人都當過狀元,說是萬中選一不為過,當然拔尖優秀。而他們的優秀不僅表現在課業上,好學、進取的態度更讓人折服。

只提一次筆記本規格陸生下堂課已全部更換有一次,我和同學分享在國際投資銀行工作的實況,提到我們習慣使用的筆記本規格,以及怎麼做筆記。沒想到,第二堂課再見到這群學生,他們所使用的筆記本,幾乎全部已更換成國際投行會使用的標準規格。

所有的事情講一次、糾正一次,他們極少錯第二次。一再的驗證下,我發現陸生有個特色,那就是只要他們認同你講的原理,那麼明天大家都會「自發」去做對的事情。

至於他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那更是沒話說,愛問、會問,重點是他們能精準地問,各個口條清晰,能言善道。我也觀察到,他們在課堂上的提問,課前就記錄在筆記本上,並不是臨時起意。當然,上課沒人缺席、沒人遲到,就連下了課都精采萬分,每次四小時的課堂結束後,我都還要被同學團團圍住,黏著問問題,根本沒人想放過老師。

經常上演的還有,我與這群年輕人不過是吃吃飯、閒聊天,但回去後我馬上收到email,信上同學告訴我,從今天的談話中得到了什麼啟發,再清楚列示數個重點,還缺什麼,打算看完幾本書且列出書單,再與我相約一個月後碰面報告。

所以我才說,在清華教書,是當老師最高的喜悅。只是,面對他們的渴望、積極、進取,回過頭來看台灣年輕人的「不貪心」、浸淫在「小確幸」的狀態中,我的焦慮感因此愈來愈深。

台生軟體團隊賺到錢就好不打算變谷歌

最近我就碰到一個「無言」的狀況,某機構請我擔任幾位年輕人的顧問,他們所設計的軟體被國外公司相中,在決定賣與不賣間,我提出建議,希望他們以此做根基,先想辦法尋求培訓,把公司體質強化,再把公司推上國際舞台。

沒想到,這些年輕人告訴我:「這樣做已經賺很多了,我們『不貪心』、我們並沒有打算變成Google(谷歌)……。」最後,他們決定用數百萬元把公司賣掉。

我不禁感嘆:台灣的年輕人,目光如芝麻嗎?

再舉個例,今天如果一個台灣大學生在臉書上寫到:「我被 陳 老師罵。」接下來的二十則留言會是什麼?「我也有被她罵過、你最棒了、你不要難受啦、沒關係……」請問,這些「溫暖」的留言,能引領你檢討的動能嗎?能重建你追求卓越的精神嗎?

面對兩岸的消長,尤其是我在大陸清華教書的衝擊,有一陣子我常問自己:「陳嫦芬,妳在搞什麼?妳究竟是中國還是台灣的老師?」只是「著急」終究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一股強烈的動力把我拉回台灣教書,這是我在台大財金系開課的主因,是一種強烈的「急迫感」。開課前,我舉辦了一場說明會,告訴學生,我在北京碰到了什麼,如果你要玩真的才來,否則別來。

其實台灣頂尖的年輕人服氣你了,表現還是令人欣慰;班上五十位學生,整學期下來缺席率是「零」,只有兩個學生曾經遲到。

誰說,台灣的學生只想在大學玩四年?寒假期間,這群學生整天都跟著我,過年也不回家,他們有很大的渴望變成更好、更棒的人。過程中,雖然我很少肯定他們,但學期結束後,我告訴他們,「你們很接近達到我要的標準。」於是我發現,台灣的學生絕對有潛力,說得白一點,只要你放狗出來,他們還是會想辦法跳牆。

那麼,問題出在哪?我曾經問清華的學生:父母對你們最大的期望是什麼?大概七成人的答案不脫:「為廣大的人民服務、在你的領域裡做一個拔尖的人、賺錢要回饋家鄉。」同樣的問題問台大學生,得到的卻是:「快快樂樂、平平安安就好,幸福過一生,做自己喜歡的事。」

台灣的爸媽有錯嗎?沒有,但這些是我現在這個年紀在追求的事情。我常問年輕人,如果把人生拉成一條二十五到六十五歲的線,然後要把「追求卓越」這道課題放進去,你認為應該擺在哪個階段呢?我想答案呼之欲出。

雖然台灣的年輕人有潛力,我仍要公開講,北京清華學生平均而言,比台大學生優秀;我不怕有人罵我,只想陳述一個事實。

清華交換學生讓台大人輸慘慘當清華學生圍著我說:「老師,這是我系統化的學習,我開出的書單,您有何建議?」「老師,您認為我論述的能力如何,有哪些需要改進之處?」「老師,請您點評我獨立思考的深度。」台大的學生,則是對於和朋友分享哪家餐廳不錯、哪邊好玩的訊息,有更濃厚的興趣。我還是要強調,這沒有對錯,只是時間點錯置了。

再講到達標的企圖心,台灣人會圖一個相對舒服的方法去做到,問題是,追求卓越不可能會舒服。程度有別,競爭力立見高下。

說個小故事,我在台大原本只收五十位學生,但有一位來自北京清華大學的交換生,因為錯過我在清華的課程,因此要求加入,他是典型的成就動機很強、求知若渴的清大人。他在台灣時,台大這群學生,沒人討論他;他離開後,大家面面相覷。是的,大家都有一個相同的感覺,我們,輸尬ㄊㄧㄢㄊㄧㄢ(台語,輸很慘)!

所以,我想對全台灣的父母與師長吶喊:父母要「教」、要「育」,才是「愛」。為師者,在「授業」之外,多投入心力,實踐「傳道」與「解惑」的天職,才不辜負為師之道

陳嫦芬
現職:新竹清大科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清大經濟管理學院特聘主講教師、台大管理學院財金系實務講師
學歷:美國史丹佛大學商學研究院訪問學者、台灣大學法律學士

 

-----

 

台灣的經濟在近年來已經下跌不少,這深深關切到人民的教育以及政府的政策、政府的內鬥等等。我並沒有深入了解,且不說這些,這些大家自己明白就好。

中國人口數億,要擠進清華大學更是難如登天,但一旦進入,就是人中之傑,也就是你超越了你的鄉鎮市區等的同生,最終步入了這個萬中選一的殿堂,而相比我們的第一學府台大,在競爭上真的不是個能夠相提並論的差距。

由此文章我所看到的不是台灣人的「」,而是台灣人的習性導致我們不會主動積極,或是不夠主動積極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國小還好,還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思想;國中算是一個轉捩點了,開始要經歷大考,也還有時間去思考未來;高中就要升大學滿十八歲對自己負責了,開始要獨立自強;大學已經算是半個或一個的成人,大多數人必須要找工作要有收入去支付自己的生活費──

然而,往往還是有數不勝數的人在大學期間甚至畢業以後依舊沒有想法、沒有目標,一樣的無所適從、一樣的漫無目的,最後,他們就是我們台灣現在損失的這些人才。

人才的損失追根究柢可追溯到很多因素,例如最為重要的家庭背景、父母的抉擇、自我的上進、同儕的影響、學校的要求、政府的政策……有這麼多因素在影響著我們,但我們就必須跪,聽從這些「外人」來操控自己的意志與身軀嗎?

台灣人不弱,台灣人也可以很強,有很多成功的各種案例頻傳而出,但是在整體上,我們仍舊與他人輸了一大截,且這個差距還在逐步擴大中。

我要探討的議題非常廣大,所以先不論這些導致我們腐敗、沒有上進心的因素是什麼,重點是,我們對於自己的期許與看法?

想要有成就、想要做大事就必須積極,但是我們得知道,擁有這個念頭的人可能只有一半。而這一半中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付諸於行動的人。剩下的人,又可區分為「成功者」、「努力中」與「失敗者」

因此,「成功」的機率與人數少之又少,但我們就要因為這個「比率」而放棄自己的道路嗎?

我在度過國中至現在升高三剩一年就要畢業的經歷之中,觀察、看到我身邊的親朋好友與所有見過、交談過的同學,沒有夢想的一大堆,有夢想的也一大堆,但是真正開始或已經在將夢想付諸於行動的人,我用一隻手也數不到

現在的學生沒有目標、沒有夢想、沒有定心,他們盲目無從,只因為家長與老師要他們考試做好本分,僅此而已。而就算如此,又能怎麼樣?努力考到台大並畢業就能夠有很好的收入嗎?或許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文憑,但是真正的東西還是屬於每個人的,文憑只是個象徵性的東西,在面試應徵工作上遞上的里程表其一而已。

再者,錢又如何?我們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麼?我們想要的人生是什麼呢?這只有自己能夠去找尋到答案、自己去實踐而已。

要是我們都能夠早一些時間去想到、去找出自己真正要的,並開始努力去實踐,那麼我們台灣人將不只是如此。

只是說的當然比做的簡單,就我對周遭的觀察來看,的確如此。同學們都沒有多大的志向,他們的目光也較為短淺,只有眼前的利益與考試、段考成績、升學。

當然,並不是說考試升學就不重要,而是,我們是否有思考到未來?時間可不等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逝,而就在流逝的這些期間,我們可以用各種東西去填塞它,將其豐富。

課業真的佔滿了我們學生的生活所有嗎?我們真的沒有其餘的時間去充實自己想做的事以及未來想做的事嗎?

我,國三開始就在經營這個部落格並開始打小說。我找到了我擁有天賦與天份與才能的興趣,在持續尋找與毀滅掉許多夢想的最後,我找到了「它」,於是我開始拼命的衝刺,在國三開始將打小說當作是我的例行工作之一,每周必生出四千至一萬多不等的字數章節,大約五年下來,到目前為止打過了超過二十多本的書(平均每本八萬字)、寫過好幾部大長篇故事、投稿過五十多次的稿到十幾家不同的出版社以及收到了無數的退稿信,現在高三,有香港與台灣的電子書出版社與我簽約出電子書,近期也有某小有名氣的實體書出版社的網編看上我的文章說我有達出書水準,故事非常精彩很有機會,也在商談著。

這些都是我夢想中的一個小小的里程碑與踏板,我的野心仍舊龐大,而我在歷經許多挫折與挫敗間,仍力爭上游去爭取我想爭取的,因為我不想活得很沒有意義、很不精采。

當然,我做為孩子做為學生的本分還是盡到了,我的課業都在排名前幾,我也沒有本末倒置。

我國三下定決心我既然要踏入這個領域,那麼我就要做到最好、最頂尖,雖然這對目前的我來說還算是個遙遠的目標,但是夢想使人發光發熱、使人偉大,而當我們沒有這些遠大的抱負的時候,我們也就會開始怠惰、隨意了,你們認同這項觀點嗎?

好比上述的文章,台灣的大學生創作的軟體被某公司看上,他們或許可以像創立facebook的那名美國大學生一樣在當初堅決不賣出,持續營運下去,擴大自己的事業,或許會有更高更遠的成就,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做。他們說他們「不貪心」,於是以幾百萬台幣賣出軟體並享受金錢滿足的生活,這也是令上文作者陳嫦芬老師搖首感嘆的一點。

這樣子的「不貪心」,是對的「不貪心」嗎?

當然,見仁見智,安於現狀或許不錯,但就是這個要素,致使我們無法突破極限、突破自己,將自己侷限於其中,成為一個井底之蛙,更加無法與抱負心強大的大陸頂尖學生相提並論。

台灣已經失去了很多人才、流失很多人才到外國,我們還不採取行動嗎?

說真的,就算有十個、百個的名師陳嫦芬在台灣教書帶學生,也無法改變現在已形成的社會體系與風氣,這即是一大憾事。

但我還是想說,不管你現在幾歲、多大了、認不認同我的觀點,不管你願不願意看我這個還未滿十八歲的小鬼的文章、聽我所講的話──

越早訂定正確的目標去努力吧!否則你越晚找到自己的道路,你只會在那個領域上默默無聞,成就的也越來越慢,到時候,人家早就提前趕在你的前方不知多遠了!

 

LILKrake章魚 2014/10/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LKrake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